玉米马上进入成熟收获期,可是,最近有农民朋友反映,玉米又遇到麻烦了,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腐病,是玉米生长中后期发生的整株很快青枯干死的突发性土传真菌病害。
发病主要在灌浆期至成熟期发生,但在乳熟期之前没有明显的发病特征,乳熟期至蜡熟期才是发病的高峰期。
春玉米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8月份,夏玉米的发病时间则在9月份的上中旬。其发病程度主要受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种植密度等条件的影响,是一种世界性病害,目前遍及全国玉米产区,分布广,危害大,该病病情发展迅速,来势凶猛,一般病株率在10%-20%,严重的40%-50%,特别严重的高达80%以上,农民称之为“暴死”,对玉米产量影响极大。青枯病一旦发生,全株很快枯死,一般只需5-8天,快的只需2-3天。
为什么说玉米青枯病难防难治呢? 这你就得了解它的发病机理了
玉米青枯病,作为一种复杂的病害,其根源在于多种病原菌(主要为腐霉菌和镰刀菌)的单独或联合侵染,导致玉米的根系与茎基部发生腐烂。
这一病害的严重性,经专家深入田间调研后,被归结为三大主要原因:
首先,气候条件成为青枯病爆发的关键推手。特别是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,若遭遇大范围降雨紧随暴晴的极端天气,温度迅速回升,这样的“湿-干-热”交替环境为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和侵染提供了理想条件。
特别是在夏季,降雨量偏多,尤其是七八月间的多雨时段,不仅增加了土壤湿度,还促进了病原菌的活跃,使得处于乳熟期、抗性相对较弱的玉米植株大量发病。特别是雨后暴晴,或前期干旱后中期多雨再遇后期高温,更是加剧了病害的流行。其次,不合理的栽培管理也是青枯病肆虐的重要原因。
连作种植模式下,土壤中病原菌逐年累积,为病害的连年发生埋下了隐患。此外,种植密度过高、田间排水不畅、通风透光性差以及整地不精细等不当操作,都进一步恶化了田间小气候,为病原菌的滋生和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。因此,避免连作、合理密植、加强田间管理和改善土壤环境成为减少青枯病发生的重要措施。
最后,玉米品种的抗病性差异也是影响青枯病发生程度的重要因素。一些抗病性较弱的品种,在多雨高湿的条件下更容易感染发病。因此,选育和推广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,是预防青枯病发生、保障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。
这些发病特征你需要知道 青枯病难防,综合防治很重要!
玉米青枯病在侵染后,其根茎部展现出一系列显著症状:根部与茎基部逐渐转变为褐色,内部维管束变色明显,同时观察到须根与根毛的数量显著减少。茎基部出现中空与软化现象,进一步剖开茎部可见其内部组织已发生腐烂,维管束呈丝状游离状态,并伴有白色或粉红色的菌丝生长,这些变化使得茎部极易发生倒折。
叶片受害后,表现出两种典型的枯萎模式——青枯与黄枯。青枯型,亦称急性型,其特征在于叶片自下而上迅速枯死,叶片颜色转为灰绿色,呈现出类似水烫或霜打的外观。而黄枯型,或称慢性型,则表现为叶片自下而上逐渐黄化并最终枯萎。进入病害后期,玉米果穗亦受到严重影响。果穗苞叶变得干枯,穗柄虽保持柔韧但果穗却下垂,难以从茎秆上掰离。此时,籽粒干瘪,千粒重明显下降,且脱粒过程变得困难。鉴于当前尚无完全抗病的玉米品种问世,也未有特效药剂能够迅速根治此病,因此,针对玉米青枯病的防控策略主要侧重于预防与综合防治,以期减轻或控制病害的蔓延。一旦发现病害迹象,必须立即采取行动,通过早期干预来遏制其进一步发展。
防病栽培措施
减少菌源:发病田秸秆不要进行粉碎还田,可将病株集中烧毁并对土壤进行深翻减少田间菌源量。
合理密植:请按照产品包装袋推荐密度播种。
加强田间管理:结合土壤深松和宽窄行播种技术,增强根系活力和田间透风透光水平;注意平衡施肥,避免偏施氮肥,适当增施钾肥和锌肥可增强玉米抗病能力;
雨后要及时排水。治虫防病:及时防治地下害虫粘虫及玉米螟等可以造成伤口的虫害,减少病原菌侵染玉米的机会。